來源:文章來源于網絡,
由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 孫彬哲 翻譯整理
一、數據更新頻率:
由于中國政府機構是數據的主要來源,數據更新可能會因官方假期而延遲。當新的官網數據可用時,普氏將會對預測數據進行重新校準和更新。政府數據包括煉油廠吞吐量,原油產量以及其他貿易數據將會在每月10日到26日之間更新。普氏關于中國石油行業(yè)的分析預測將會在每個月的最后一天更新。
二、數據來源
主要數據來源:
(一) 普氏價格評估,MOC價格,新聞和其他數據來源
(二)中國海關總署
(三)中國國家統計局
(四) 中國石油化工協會
(五)官方的企業(yè)報告,新聞稿和聲明
(六) 本地新聞媒體和第三方信息提供者
三、預測
普氏中國石油研究報告包括了對原油和石油產品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和明顯需求的預測。普氏采用了一個基于歷史數據、季節(jié)模型和長期增長預測的定制統計模型,來生成一個初步的預測。他們會根據一些多樣化的因素對預測的結果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經濟氣候、庫存水平、利潤率、消費結構、季節(jié)性和政府監(jiān)管等。由以上方法產生的預測代表了分析師基于對當前所有已知數據和消息的供求基本面進度的基準預期。
同時,普氏會從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收集其他宏觀非石油經濟指標的官方數據,比如GDP、工業(yè)產值、通貨膨脹率、固定資產投資、汽車銷售和貿易數據等。因此,預計宏觀經濟指標也需要作為石油需求預測的一個因素。
四、精煉石油吞吐量和生產量
煉油廠原油總產量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個人煉油廠的歷史和計劃運行率數據都是每月由普氏和第三方信息提供者調查得到的。關于未來吞吐率這一數據的預測,是由收集原油石油庫存水平、庫存能力變動、消費水平、季節(jié)因素、周轉維護期以及意外中斷事故等數據信息來制定的。
五、精煉利潤計算
利潤(邊際)=產品產量*產品價格-原油總價格-運輸成本-多樣操作運營成本-稅收
中國主要的原油價格標準來自于供應商,他們分別是中東(迪拜),俄羅斯(ESPO),西非(Cabinda)和國內生產。
油品價格分別由液化石油氣價格,石腦油價格,92 RON汽油價格,噴漆燃料油價格,10 ppm硫含量柴油價格和燃油價格組成。
多樣操作成本指的是在精煉過程中計算電力、燃料、催化劑和化學品消耗的成本。
運輸成本是由普氏貨物估價部門提供。
稅收目前包括適用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5%的城市維護建設稅,3%的中央政府教育附加費和2%的地方教育附加費。
以下是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得到的2017年1月精煉石油相比于原油的收益率:
六、國內定價機制
國內具體核算是,以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三地平均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 來確定成品油價格。其中18-50美元之間按照上述公式計算,50美元以上開始扣減加工環(huán)節(jié)利潤,每上漲1美元扣1%利潤率,到55美元減為0, 55-65為0利潤。
根據最新2013年3月26日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一)縮短調價周期。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為節(jié)約社會成本,當汽油柴油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二)調整國內成品油掛靠油種。根據進口原油結構及國際市場原油貿易變化,相應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油種。
七、國內原油石油價格更新存在的問題
(一)調價時間滯后,未能及時靈敏地反映市場變化。現行國家確定的成品油銷售中準價,是要在國際市場三地(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價格加權平均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才調整,每次調整至少一個月以上,甚至有時幾個月不動。特別是國際市場變化并不能完全反映國內市場,按其確定國內油價則難以反映國內市場的真正需求,既誤導生產也影響銷售。
(二)機械接軌,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需求。1.是定價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調價噸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鮮見,致使提價要么過高,實際價格達不到,所定價格形同虛設;要么降價過低,達不到促進生產的目的;要么調價滯后,所調價格時過境遷,使得國家指導價起不到指導作用。2.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費結構、習慣及季節(jié)變化等,與國內市場不盡相同,而且國內各地市場的需求情況也不盡相同,按照國際市場油價制定國內價格,同國內市場的實際狀況必然有出入。
(三)透明滯后的定價機制,刺激投機,干擾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使政府定價異化,沒有達到穩(wěn)定市場的目的,帶來經營者不平等的市場機遇。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國際市場變化滯后一個月,給投機經營預留了較大空間,刺激囤積居奇等投機行為。
(四)原油價格與成品油價格接軌不對稱,影響了成品油生產經營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國際油價變動情況,每月1日進行調整,而成品油價格調整則有一個穩(wěn)定的區(qū)間。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價格大幅度提價,成品油價格不提,原油降價,成品油價格不降,生產企業(yè)原油進價與成品油銷價不匹配,不利于產銷銜接。